要大病申请政府救助的,第一,申请者需要知道当地的大病救助政策,包含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范围等,这类信息一般可以在当地政府网站、民政部门或医疗保障部门找到,知道政策能够帮助申请者明确我们的申请条件和所需材料。
1、向政府申请大病救助条件
1、身份条件:通常来讲,城乡低保对象、特困职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可申请。部分区域还将因病致贫家庭重病病人纳入救助范围,确实由于贫困没办法承担治疗成本的大病病人也可以申请救助。
2、疾病条件:所患疾病需符合当地规定的大病救助病种范围,容易见到的有恶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各地会依据实质状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3、成本条件:医疗成本超越家庭承受能力,且经过基本医保等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仍较高,达到当地规定的最低救助线。
2、筹备申请材料
1、身份及经济情况证明:提供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同时,需筹备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如低保证、五保证、特困职员供养证等;如果是因病致贫家庭,还需提供家庭收入和财产情况的有关证明,包含家庭成员的收入流水、房地产证明、汽车证明等。
2、疾病证明材料:筹备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出院小结等,这类材料需明确表明病人所患疾病符合救助病种需要。比如癌症病人,需提供病理报告、化疗记录等有关医疗文件。
3、医疗成本证明:筹备住院医疗成本发票原件、基本医保管理部门出具的报销结算原件及复印件等,以核算个人自付医疗成本状况,这是确定救助金额的要紧依据。
3、申请大病救助的步骤
1、书面申请:由病人本人或其家属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有关表格,如《大病救助审批表》《慈善救助大病病人申请表》等。申请书应如实填写病人基本状况、患病状况、家庭经济情况等内容。
2、初审:乡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患病状况进行初步审核,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法,核实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初审一般在规定工作日内完成,如10-15个工作日,初审通过后会将有关材料报送县级民政部门。
3、复审:县级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复审,重点审察申请人是不是符合救助条件、医疗成本状况等,复审过程中或许会与医疗保险部门、医院等进行数据核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复审通过后确定救助金额。
4、公示与发放:对拟救助对象进行公示,一般在乡镇、村公示7天以上,同意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县级民政部门将大病救助金发放给申请人,发放方法一般通过银行转账,直接发放到申请人的银行账户。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方法》第二十八条 下列职员可以申请有关医疗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特困供养职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职员。
:未经授权,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