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离婚的抚养权如何判
子女抚育权裁判需综合孩子年龄、爸爸妈妈教育能力、物质条件及孩子建议等原因。一般,两岁以下由妈妈照料,两至八岁全方位评估,八岁以上尊重孩子意愿。若爸爸妈妈有疾病或不好的习惯,也会干扰抚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爸爸妈妈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爸爸妈妈离婚而消除。离结婚以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爸爸妈妈双方的子女。
离结婚以后,爸爸妈妈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结婚以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妈妈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爸爸妈妈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双方的具体状况,根据最有益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离结婚以后孩子的探视权怎么样保障
离结婚以后,保障孩子探视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双方应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探视的时间、地址、方法等具体内容,这是保障探视权的基础。若协议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法院会依据孩子的年龄、生活习惯等原因,合理确定探视的方法和时间,如每周探视一次,每次探视时间为两小时等。同时,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积极配合另一方行使探视权,不能无故阻挠。若一方违反探视约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譬如法院可以对拒不配合的一方进行罚款、拘留等手段。总之,通过法律渠道和双方的配合,可以较好地保障离结婚以后孩子的探视权。
3、离婚时老人抚养权怎么样断定
离婚时一般没有老人抚养权的问题,抚养权主如果针对未成年子女而言。
若是离结婚以后爸爸妈妈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存在争议,法院会依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状况来断定抚养权归属。一般会考虑爸爸妈妈的经济情况、抚养能力、教育背景、与子女的感情等原因。
若老人参与了对未成年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抚养,在离婚诉讼中,法院或许会参考老人对孩子的抚养状况等原因,但最后的抚养权断定仍以爸爸妈妈为主要考量对象。
总之,离婚时主如果解决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老人抚养权一般不在此范畴内。
孩子抚养权的判决一般会综合多方面原因来考量。譬如孩子的年龄、爸爸妈妈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孩子的意愿(假如孩子达到肯定年龄)等。通常来讲,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随妈妈生活;两到八周岁的孩子,会综合各种原因判断哪一方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假如一方有紧急疾病、恶习或者其他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状况,也会干扰抚养权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