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电影,甚至现实日常,某些人在筹备推行犯罪行为阶段被抓捕的现象时有上演。在推行犯罪预备阶段被抓,到底是否犯罪,不少人都不了解,当犯罪嫌疑人狡辩称没犯罪,不应该抓人的时候,总是不少人信以为真,将人放走了。事实上,犯罪预备是犯罪,犯罪嫌疑人同样需要遭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犯罪预备是犯罪
刑法规定,为了犯罪,筹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此,犯罪预备是犯罪。
关于什么是犯罪预备行为,刑法没更详细的规定,在实践中,容易见到的预备行为有5种:
1、筹备工具。如为了打劫,很多购买管制刀具。
2、训练犯罪的方法。如为了扒窃,训练扒窃的技能。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如偷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知道被害人的状况。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如要偷窃、打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含为了推行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如为了偷窃和打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偷窃、打劫的预备行为。应该注意的是,假如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是实行行为,直接构成犯罪,需要遭到刑罚的严厉处罚。
尽管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预备阶段,没实质导致风险社会的后果,但同样具备社会风险性,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不过在处罚上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至于如何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就应该依据实质案情而定了,有需要的,可以委托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帮助处置,尽最大可能争取宽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