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薪资具体精神
事业单位薪资的构成是:基本薪资(职位职务薪资+薪级薪资)+绩效薪资
绩效薪资(基本绩效薪资占绩效薪资70%+奖励绩效薪资占绩效薪资30%),基础绩效薪资按月发给到每个人,奖励绩效薪资分季度和年终发放。
现在,中编办、人保部等有关部委正在抓紧拟定《事业单位职位绩效薪资规范》,与这一文件一并拟定的还有一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建议》。这两份文件将成为下一步事业单位薪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另据悉,一些部委已经根据国务院有关部署,对其下属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财务监管、划拨出售、人事编制等方面展开工作。这是在为上述两份文件颁布后,全方位展开事业单位薪资改革做筹备。中国拥有事业单位大约126万多个,从业职员3000多万,70%以上为技术职员。这类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参公"、"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知情人士透露说,在推进薪资改革过程中,"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获得的财政支持将会逐步降低,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最后推向市场,不过在此之前,仍将获得肯定的"过渡期"。而"参公"和"全额拨款"类的事业单位,短期内相对较为"保险"。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还将被重组或剥离。
改革方向
知情人士称,由中编办、人保部等有关部委正在抓紧拟定《事业单位职位绩效薪资规范》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建议》,两份文件或许会一同颁布。这意味着,此番事业单位薪资改革,将与事业单位改革本身同步推进。
据薪资改革参与人士透露,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用途,与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将继续得到财政保障;现在这种事业单位的薪资分配大多以"参照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形式获得,不过,在国家部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中,比率在少数。对于一些以业务突出、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业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继续获得财政扶持。此类事业单位薪资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形式获得。
但对于一些薪资收入"自收自支",主要面对市场,并已经拓展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在有关部委的扶持下,尽快推向市场。除此之外,一些职能重合、长期亏损、课题任务量不多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打包重组或彻底剥离。
除此之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依然是改革重点。津补贴是事业单位职员薪资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人事部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员工收入分配规范改革策略》中,并没对津补贴的发放做出规定。这也让津补贴成为事业单位薪资收入的另一隐蔽但却要紧的收入来源。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薪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秋说,现在事业单位津补贴状况冗杂,占总收入比重差异较大。怎么样将适当的津补贴规范到统一的职位绩效薪资规范中来,同时又不至于引发新的矛盾,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人保部有关人士说,事业单位薪资改革,最后的目的是尽可能推向市场,变成类咨询公司。但该人士表示,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式,需要很久。
改革难题
现在,国务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属事业单位14个,有国资委、科技部等有关部委29个,税务总局、工商局等直属机构18个,与部委管理的国际局10个。在这类机构下面,基本上都有数目不等的有关事业单位。这类多种多样,职员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的薪资改革成为此次改革的难题。
事实上,中科院和社科院被选为进行薪资改革的试点。两年已过,这两个"先行先试"的事业单位推进的薪资改革依旧困难重重。
12月1日,社科院人士对本报说,院里薪资改革基本已经停止,无法再推进了。该人士透露,停止是什么原因在于社科院向人保部争取的"一级以上研究员职位比率达到60%以上"这一需要到今天没得到批复。他称,定岗定薪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最上面的职员级别定不下来,下面都不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