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个人获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税收,在国内,个人所得税是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与境外个人源自本国的所得进行征收的。
2011年6月30日,国内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六次修改,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薪资、薪金所得减除成本标准提升、薪资、薪金所得税率结构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调整与个人所得税申报纳税时间延长。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含以下几类所得:
1、薪资、薪金所得:适用于3% - 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2、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于5% - 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3、稿酬所得:适用于20%的比率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依据不同项目,分别适用于3% - 45%的超额累进税率。
5、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于5% - 35%的超额累进税率。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于20%的比率税率。
7、财产出租所得:适用于10%的比率税率。
8、财产出售所得:适用于20%的比率税率。
9、偶然所得:适用于20%的比率税率。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需要根据不同所得项目的税率进行计算。其中,薪资、薪金所得需要减去各项社会保险成本、公积金等扣除项目后,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而其他所得项目则直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在国内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旨在达成社会公平和财政收入。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政府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减轻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个人所得税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要紧来源,能够帮助支持国家各项建设和事业进步。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个人所得进行征收的税收。在国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涵盖广泛,税率设置合理,旨在达成社会公平和财政收入。遵循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每位纳税人都应当认真履行纳税义务,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辨别号;纳税人没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辨别号。扣缴义务人扣交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辨别号。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薪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用费所得;
经营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出租所得;
财产出售所得;
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获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获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获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根据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