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司公款120万判几年
挪用公司公款120万,将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判决是基于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应的量刑标准得出的。
1.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员工借助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越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挪用公款数额达到120万,显然已经超出了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规范,且未提及是不是用于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
找法网提醒你,但无论何种状况,该数额都已足够构成挪用公款罪,并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
2、挪用公款120万量刑标准
挪用公款120万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依据该法条,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分为几个档次:
1.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越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紧急的,如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用于特定款物(如救灾、抢险、防汛等)归个人用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120万,若未用于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但数额较大且超越肯定期限未还,则至少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
挪用公款120万是不是情节紧急
挪用公款120万是不是构成“情节紧急”,需要依据具体案情及法律规定来判断。
1.依据《中国刑法》及有关司法讲解,挪用公款“情节紧急”的情形包含但不限于:
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与其他紧急的情节。
2.挪用公款120万,虽然未达到二百万元的规范,但已接近该标准,且若存在其他紧急情节(如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导致紧急后果等),则大概被认定为“情节紧急”,从而面临更重的刑罚。
因此,具体是不是构成“情节紧急”,需结合案情及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