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犯罪办法罪是刑法第几条
传授犯罪办法罪在刑法中的具体条文是第二百九十五条。
1.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传授犯罪办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紧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紧急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传授犯罪办法罪的认定界限
找法网提醒,传授犯罪办法罪的认定界限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1.应明确传授犯罪办法罪与没犯罪意图的落后言行、工作中的过错等行为有什么区别。
讲低级庸俗的故事、散布不健康的语言与表演动作等,是落后言行;
在正常宣传工作中不慎扩散了一些犯罪办法,则是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2.对于传授犯罪办法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也需进行具体剖析。如传授犯罪办法的行为同时触有其他罪名,或传授者在传授后又与被传授者一同推行犯罪,都可能构成数罪并罚的状况。
传授犯罪办法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任何传授犯罪办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办法、传授犯罪方法,进而直接导致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
依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办法,被传授人可能推行各种不一样的犯罪从而侵犯不一样的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推行了传授犯罪办法的行为,即以语言、文字、动作或者其他方法办法将推行犯罪的具体经验、技能传授给别人的行为,行为人构本钱罪,所传授的需要是犯罪办法。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为了使别人同意自己所传授的犯罪办法去推行犯罪而故意向其进行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