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泄漏个人隐私聊息犯不犯法如何处置
泄漏个人隐私聊息是犯法的,对此可采取以下手段进行处置:
1.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买家协会投诉。
2.在虚拟互联网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则应向网络管理部门举报。
3.若个人信息被不法借助、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自己权利。
4.个人信息遭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包含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5.若个人信息泄露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对泄露者推行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还将没收违法所得。
6.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别人供应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紧急的,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2、个人信息包含了什么信息
个人信息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置环节所涉及的信息。
处置个人信息时,需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确保不过度处置,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赞同,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需公开处置信息的规则;
3.需明示处置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
4.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法律快车提醒,若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置者违反上述规定或约定处置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信息处置者准时删除。
《中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侵权行为危及别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