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员开车肇事逃逸如何处置
党员开车肇事逃逸,可以报警进行处置,党员身份并不会成为逃避法律责任的“护身符”。对于党员开车肇事逃逸的行为,处置原则与普通公民一致。
1.假如党员导致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未构成犯罪,那样公安机关将依据《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200元到2000元的罚款,并可并处15日以下的拘留。
2.若党员在重大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并逃逸,公安机关不只会吊销其汽车驾照,还将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判处其终生不能重新领取汽车驾照。
3.作为党员,其行为还将遭到党内纪律的约束。党组织在得知党员涉嫌交通肇事逃逸后,应启动相应的纪律审察程序,依据党员的具体状况和党纪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2、交通肇事逃逸保释条件
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释条件与普通刑事案件的保释条件基本一样。
1.需要明确的是,肇事逃逸并未必需要办理保释,只有在构成交通肇事罪且符合取保候审办理条件的状况下,才需要考虑保释。
2.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假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患有紧急疾病、生活不可以自理,或者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3.在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可以向公检法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由相应的机关进行审察,并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
3、肇事逃逸顶替怎么样处罚
法律快车提醒,对于肇事逃逸后的顶替行为,法律有着明确的处罚规定。肇事逃逸冒名顶替的后果具体如下:
1.假如酒后驾驶的人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那样顶替的人将构成包庇罪,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是由于顶替行为不只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程序,还可能致使真的的肇事者逃脱法律的制裁。
2.假如酒后驾驶的人不构成犯罪,但顶替行为仍然是妨碍实行职务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有关治安管理规定对顶替者给予治安处罚。这种处罚虽然相对较轻,但仍然是对顶替行为的一种法律制裁。
总之,无论是肇事逃逸还是顶替行为,都是紧急违反法律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将给予严厉的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