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员犯了错误罚款2000违不违法如何处置?
用人单位对职员直接罚款缺少法律授权。罚款是行政处罚范畴,仅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可行使。企业作为民事主体,无权推行罚款。职员犯了错误被罚款2000元一般违法,除非企业能证明罚款基于合法有效的规章规范且程序合规。
若职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企业导致经济损失,企业可依据《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需要职员赔偿经济损失。但赔偿金额需满足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越职员当月薪资的20%;
扣除后的剩余薪资不能低于当地月最低薪资标准。若企业以“罚款”名义扣除职员2000元,但未证明职员行为与经济损失的因果关系,或扣除金额超出法定比率,则是违法克扣薪资。
职员可第一与企业交流,需要企业说明罚款依据及合理性。若企业没办法提供合法证据,职员可需要撤销罚款决定。若协商无果,职员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需要企业退还违法罚款。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调查,并责令企业改正违法行为。
劳动法规定最高罚职员多少钱?
依据《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若职员因个人缘由给企业导致经济损失,企业可从其薪资中扣除赔偿,但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越当月薪资的20%,且扣除后薪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比如当月职员薪资是5000元,则由于个人缘由给企业导致经济损失,企业可以扣除的赔偿就不能超越1000元。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若企业存在克扣或无故拖欠薪资等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薪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处以罚款。但此类罚款针对的是企业,而非职员。
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会综合考量职员过错程度、企业损失大小及罚款金额的合理性。若罚款金额明显过高,与职员过错不成比率,法院可能认定罚款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