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商网

律商网

律商网 > 法律综合 >

2025年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怎么样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

www.cswhi.com 2025-08-25 法律综合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怎么样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

第一,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采集、用和保护用户信息,不能侵犯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依据《中国互联网安全法》第四十二条,互联网运营者采集、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采集、用规则,明示采集、用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并经被采集者赞同。

第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采取必要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比如,《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个人信息控制者应使用加密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预防个人信息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公开披露、修改、破坏与丢失。

再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还需打造完善安全防护规范,准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根据《互联网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互联网攻击、互联网侵入等风险互联网安全行为的技术手段。

1. 《中国互联网安全法》

2.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3.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如《电信和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

互联网法律是不是需要明示采集个人信息的目的?

互联网法律确实需要网络服务提供者在采集个人信息时需要明示其目的。这是基于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和尊重,与维护互联网安全、有序运行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信息采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在采集前明确告知用户信息采集的目的、方法和范围,以确保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充分保障。

1. 《中国互联网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互联网运营者采集、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采集、用规则,明示采集、用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并经被采集者赞同。”

2.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第5.1条也强调了个人信息采集应具备明确、适当的目的,并在采集前向个人信息主体明示。

3. 除此之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处置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能过度处置,并符合下列条件: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赞同;公开处置信息的规则;明示处置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

互联网法律严格需要任何在互联网上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都需要事先明确告知用户采集的目的,不然将可能构成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上责无旁贷,需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持续优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方法,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加大与用户的交流与透明度,尊重并保护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一同构建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你束手无策?大律师网是你的救星!大家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你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大家都能满足你的需要。点击咨询,让大家为你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Tags:

法律综合热点
法律综合知识
热门城市
安徽律师 北京律师 北海律师 长春律师 长沙律师 成都律师 大连律师 东莞律师 大理律师 福建律师 福州律师 广东律师 广西律师 贵州律师 贵阳律师 广州律师 河北律师 河南律师 湖北律师 湖南律师 海南律师 合肥律师 杭州律师 吉林律师 江苏律师 江西律师 昆明律师 辽宁律师 兰州律师 宁夏律师 南京律师 南宁律师 青海律师 上海律师 山西律师 山东律师 四川律师 陕西律师 沈阳律师 苏州律师 深圳律师 天津律师 唐山律师 无锡律师 威海律师 武汉律师 厦门律师 西安律师 云南律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