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车祸后,肇事者第一要报案,对受害者进行救援,保护现场等。但,有的肇事司机为逃避责任,出事后没积极报案,又不对受害者救援,直接驾车逃逸或者弃车逃逸。随后由于良心煎熬,想要投案自首,那样,由于本人已经逃逸,所以要认定为自首需要先确定时间。
第一,以下情形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径直驾车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
2、肇事者认定自己在交通事故没责任,直接开车离开事故现场;
3、肇事者喝酒后、没驾照却开车上路,尽管他自行报案后,弃车离开现场又返回;
4、肇事者亲自将受伤者送到医院,却没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肇事者亲自将受伤者送到医院,不以自己真实的名字、地址、联系方法给受害人及家属后,就离开医院;
6、肇事者在同意交警调查期间逃匿的;
7、肇事者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后,拒否认过去在某处发生过交通事故,却又证据表明他了解交通事故;
8、肇事者和受害者双方经过协商,但未能协商一致。或者在未经协商的状况下,肇事者给付赔偿成本明显不足。未留下真实的信息,肇事者被证明强行离开现场。
第二,交通肇事逃逸后符合以下条件的为投案自首:
1、肇事司机逃逸后,主动到交警部门或者公安部门进行报案,并且如实交代自己犯了错误事实。
2、肇事司机逃逸后委托别人或者自己打电话到交警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报案,等待处置期间,并且如实交代自己犯了错误事实。
3、肇事司机逃逸过程中向交警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报案,等待同意处置。
并且,肇事司机逃逸后,只须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都算自首。但现在并没明确规定自首的时限,逃逸期间随时可以自首。
交通肇事司机逃逸后,自己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的,构成自首的,会以“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为基准,对肇事司机自首从轻处罚。对于自首的交通肇事司机,除去罪行极其紧急、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很大,或者恶意借助自首避免法律制裁者以外,一般均应依法从宽处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且获得谅解的,会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最后,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司机又逃逸的,随后反悔想要投案自首的,可以随时进行,争取宽大处置。不过,交通肇事逃逸又导致紧急后果的,将要面临相当的刑事处罚,假如可能判处的刑罚较重,必要时可以找个专业律师介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