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法院强制实行等于被起诉吗
被法院强制实行并不等于被起诉。强制实行是诉讼程序结束后的一个实行阶段,与起诉是两个不一样的法律程序。
1.起诉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觉得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需要法院进行审判的行为。
2.强制实行则是在诉讼程序结束后,依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以达成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内容。
因此,被法院强制实行并不意味着被起诉,而是诉讼程序结束后的一个实行阶段。
2、怎么样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
法律快车提醒你,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需要遵循肯定的步骤:
1.申请。
(1)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与刑事判决、裁定中,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时,他们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实行。
(2)对于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实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同样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实行。
2.法院受理。
(1)人民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察,并在肯定期限内作出是不是受理的决定。
(2)假如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觉得实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实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3.申请复议。对于法院作出的裁定,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假如不服,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实行人发出实行公告。实行员会向被实行人发出实行公告,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
5.采取强制手段。假如被实行人在期限内不履行义务,实行员可以采取一系列强制手段来确保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内容得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