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个人信息如何起诉其他人
没他们个人信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120条的规定,依旧可以起诉。
法律只须求起诉时有明确的被告,即起诉状中需要记明被告的名字、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但并未明确规定需要要有身份信息才能起诉。
这意味着,在没他们完整身份信息的状况下,受害人或原告仍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和方法起诉他们。
2、起诉其他人需要什么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起诉其他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原告资格:原告需要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意味着,只有那些与案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当事人才有资格提起诉讼。
2.明确被告:需要有明确的被告。
(1)对于个人被告,可以通过查看其居民身份证、户口薄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来确定;
(2)对于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被告,则可以通过查工商登记材料等方法来确定。
3.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在起诉状中需要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1)诉讼请求需要明确、具体,不可以模棱两可;
(2)事实理由则需要简明扼要地讲解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或者纠纷发生的事实和理由。
4.法院管辖:案件需要是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原告需要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不然法院或许会拒绝受理。
3、没个人信息怎么样采集证据
在没他们个人信息的状况下,采集证据或许会愈加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以下是一些建议:
1.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探寻线索:在现代社会,不少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个人信息和动态。原告可以通过搜索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知道其基本状况和活动轨迹,从而采集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2.向有关部门申请调查:原告可以向公安机关、工商登记部门等有关机构申请调查,以获得他们的身份信息。这类机构一般会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需要,为原告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借助法律方法获得证据:在必要时,原告可以聘请律师或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等法律方法,以合法的方法获得他们的个人信息和证据。
这类法律方法一般需要满足肯定的条件和程序需要,但可以有效地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