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卖家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处置
卖家泄露个人隐私,受害人需要立即采集有关证据进行报警,如果是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出现那样可以投诉至工商行政部门进行解决。
1.要立即采集证据线索,这类证据可能包含聊天记录、买卖记录、泄露信息的截图等,以便在后续维权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持。
2.要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注意防范,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受诈骗或其他不法侵害。
3.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假如发生个人信息泄露,受害人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或买家协会投诉,请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并处置。
4.在虚拟互联网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则应向网络管理部门举报,由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5.假如个人信息被不法借助并遭遇诈骗,受害人应立即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个人信息包含什么内容
个人信息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它包含了个生活活的很多方面:
1.个人信息的处置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存储、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多个环节。
2.这类信息可能包含但不限于个人的名字、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电子邮箱、银行账户等敏锐数据。
3.在处置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能过度处置。
4.需要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赞同,并公开处置信息的规则,明示处置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
5.假如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置者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置其个人信息,有权请求信息处置者准时删除。
3、侵犯个人信息罪可否取保
法律快车提示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只须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能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紧急疾病、生活不可以自理,或者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