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私权侵害立案标准是哪种
隐私权侵害的立案标准为当公民的个人隐私遭到未经许可的公开、搜查、监视、刺探、泄露等行为侵害时,这类行为便构成了隐私权侵害的立案基础。具体来讲: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名字、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行为,直接侵有公民的隐私权,若情节紧急或导致紧急后果,将可能触发立案程序。
2.非法侵入、搜查别人住宅,或以其他方法破坏别人居住安宁,同样构成对隐私权的紧急侵害,也是立案的要紧标准之一。
3.还包含非法跟踪、监视、安装窃听设施、私拍别人私生活镜头等行为,这类行为不只侵有公民的隐私权,还可能对其生活导致很大的困扰和不安。
若以上行为发生并导致肯定后果,受害人有权向司法机关报案,需要立案调查。
2、什么行为是侵犯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多种多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未经允许公开别人的个人信息,如名字、肖像、住址、电话号码等敏锐信息;
2.非法侵入或搜查别人住宅,破坏别人的居住安宁;
3.通过非法方法跟踪、监视别人,或安装窃听设施、私拍别人私生活镜头等,窥探别人的私生活活;
4.非法刺探或公布别人的财产情况;
5.私拆别人信件、偷窥别人日记、刺探别人私人文件内容,并将这类信息公开;
6.调查、刺探别人社会关系并不是法公诸于众;
7.干扰别人的两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别人的婚外两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将它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采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状况。
以上行为均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若情节紧急或导致紧急后果,将遭到法律的制裁。
3、隐私权有关法律条文有什么
法律快车提示关于隐私权的有关法律条文如下:
1.中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办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中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中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