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继承人和第二继承人是哪个
1.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爸爸妈妈。这里所说的子女,涵盖了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与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爸爸妈妈则包含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爸爸妈妈。
2.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其中,兄弟姐妹的概念较为广泛,包含同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与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第一顺序继承人怎么样分配遗产
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平等的,他们继承遗产的份额应遵循肯定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应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这意味着,假如各继承人在生活情况、劳动能力与对被继承人所尽的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状况基本相同,那样他们分得的遗产数额比率应相同,不应有明显差别。
3、特殊状况下继承人份额怎么样确定
在特殊状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这类特殊状况主要包含: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少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这种照顾是基于继承人没办法保持正常生活的考虑,旨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一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这是基于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体现了对被继承生活活提供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主要扶助的继承人的一定。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对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的惩罚,旨在维护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这体现了继承人的自主自愿原则,只须继承人之间达成一致建议,法律对此不加以干涉。
综上所述,法律快车提醒,在特殊状况下,继承人的份额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原因,以确保遗产分配的公平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