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起诉书上为何不写建议缓刑
1.检察院起诉书上不写建议缓刑,一般意味着检察院觉得该案件不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或者觉得对该被告人不适用缓刑更为适合。
2.这并不意味着被告人必然会坐牢,但确实反映了检察院对于该案件量刑建议的一种态度。
3.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在审察起诉阶段会对案件进行全方位评估,包含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社会风险性等原因,从而决定是不是建议适用缓刑。
4.假如检察院觉得被告人不拥有缓刑的适用条件,或者觉得对其适用缓刑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原因,就可能在起诉书中不写明建议缓刑。
2、缓刑适用的法律条件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缓刑适用的法律条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这是缓刑适用的首要条件条件,只有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才大概被适用缓刑。
2.依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觉得适用缓刑不致再风险社会。这是缓刑适用的核心条件,需要审判职员在审理过程中综合考量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等原因,作出是不是适用缓刑的判断。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因为主观恶性较深,再犯可能性较大,因此不适用缓刑。这一规定体现了对累犯从严惩处的原则。
依据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犯罪分子才大概被适用缓刑。
什么状况不适用缓刑规定
不适用缓刑的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被判处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因为罪行较重,社会风险性较大,因此不适用缓刑。
2.累犯。累犯因为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因此也不适用缓刑。
3.犯罪集团的最重要分子。这种犯罪分子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用途,社会风险性很大,因此同样不适用缓刑。
应该注意的是,死刑缓期两年实行(一般称为“死缓”)虽然名字中包括“缓刑”,但事实上是一种特殊的死刑实行方法,与普通的缓刑规范有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