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顾名思义就是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对于这个年龄,国内法律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这三个阶段。那样,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标准有什么?下面就跟着找法网我们一块儿详细认识一下吧。
1、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标准有什么
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三)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推行何种风险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2、什么是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我们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需要达到的年龄。中国刑法对此有有关规定。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规定如下:
根据国内刑法典第17条第1款的明文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因为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商已有相当的进步,具备了肯定的社会常识,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长已经达到肯定的程度,一般已可以依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来约束自己,因而他们已经拥有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国内刑法认定已满16周岁的人可以构成刑法中所有些犯罪,需要他们对自己推行的刑法所禁止的所有风险行为负担刑事责任。
3、未成年犯罪年龄下调有哪些意义
由于要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刑事责任年龄以愈加契合罪刑相适应原则。最新的《刑法修正案》规定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的首要条件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推行紧急暴力犯罪也将承担刑事责任。对推行特定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减少刑事责任年龄,通过追究刑事责任进行遏制和形成威慑,达到“罪罚相当”,有益于更精当地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减少刑事责任年龄更好地体现司法正义。一些低龄未成年人推行重大犯罪行为,对受害人导致重大伤害,对社会秩序形成重大威胁。而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定,使其免除刑事责任,对受害人及其家庭来讲无疑是不公平的,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司法正义的彰显,也有着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找法网我们为你详细介绍的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标准有什么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若你还有哪些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