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指将应当实行的有期徒刑暂缓实行。譬如在判刑的时候判一年缓刑一年,就是判决后,在监外缓刑一年,一年后,假如没发生新的害处就能不需要坐牢了。所以,缓刑其实能让当事人获得肯定的自由,免受牢狱之苦。
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缓刑要综合多方面原因进行核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有: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的
(1)犯罪性质。因为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此,对于性质紧急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风险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打劫等紧急刑事犯罪。
(2)犯罪主观方面。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历史上有犯罪前科的。
(3)犯罪方法和风险后果。对于犯罪方法残忍,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害处结果十分紧急的罪犯,不适合适用缓刑。
2、有悔罪表现的
(1)认罪态度。认罪态度主如果犯罪分子犯罪后对我们的犯罪行为是不是从内心感到悔悟,并且通过积极坦白与交代而表现出来。
(2)是不是有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反映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成为用缓刑的参考原因。
(3)有无犯罪暂停或者犯罪后积极退赃等情节。
3、没再犯罪的危险的
主要看犯罪分子的有无认识到我们的行为的错误性并承诺不会再犯罪。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重大不好的影响
主要看犯罪分子有无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及其所在的当地政府、居民委员会与部分市民的建议等。
最后,犯罪嫌疑人假如被认定有罪,但犯罪情节较轻,犯罪行为人本人的悔罪表现较好,大概被判处缓刑的话,应该积极争取,由于这涉及到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所以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个专业律师代为辩护,争取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