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致死的状况,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其协商内容不能违反有关法律,也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还可以通过法院判决解决争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条例》第二十二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渠道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渠道。
《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想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医院医疗事故如何鉴别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写申请书,然后上交给当地的卫生局,卫生局就会助你办理手续;
第二步,到医掌握正式申请医疗事故的鉴别,然后要先把鉴别的成本给交了。保留好交费的收据,假如起诉成功,鉴别的成本将会由医院赔偿的。要了解医掌握结束之后还会有个抽签程序,就是专家的抽签程度,你照抽就好。假如出现病人已经死亡,但没做尸检的状况,专家还会邀请法医加入;
第三步要做的就是,写个书面的鉴别陈述书,把状况说了解。这个陈述书比较专业,不但要简练而且要突出重点。事实上就是要写明治疗和诊断存在什么错误。假如自己不太会写,可以找个大夫,专业一点最好。
《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第二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工作的医掌握组织专家鉴别组进行。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有关专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掌握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在特殊状况下,医掌握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掌握打造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有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别或者函件咨询。
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员和法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并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工作。
《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第三十一条
专家鉴别组应当在事实了解、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剖析病人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别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别书。鉴别结论以专家鉴别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别过程应当如实记载。
医疗事故技术鉴别书应当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及需要;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工作的医掌握的调查材料;
对鉴别过程的说明;
医疗行为是不是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等级;
对医疗事故病人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3、医疗事故如何处置大夫
医疗事故对大夫的处置:
1、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存在重大过失的大夫追偿;
2、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还可以责令中止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3、大夫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紧急的,责令限时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职员根据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职员,除根据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中止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紧急的,吊销其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