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后,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撤销合同吗?假如可以,应符合哪些条件?
合同订立后,假如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撤销合同的请求要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法律规定的条件有以下三个:1、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这样的情况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性质,他们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水平、规格和数目等重大事情有错误的认识,从而使订立合同的后果与我们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并可能或者已对导致较大损失。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实质日常显失公平的状况可能多种多样,譬如一方当事人不公平地借助了他们当事人的依靠、经济困境或紧急切需要要,或者不公平地借助了他们当事人的缺少远见、无知、无经验或缺少谈判方法的事实等。是不是构成显失公平,需要考虑到合同的目的和性质与所导致的实质影响等状况进行综合判断。3、合同是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法或者乘人之危,使他们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的。对于欺诈、胁迫的情形有两种状况。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如前所述,应当认定无效。如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中,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上如果误解方或者受害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方法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中,则只有受害方当事人才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当事人的撤销权并非无限时存在的,具备撤销权的当事人自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假如不可以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当事人也可以明确表示舍弃撤销权,当事人舍弃的,撤销权也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