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认定下来前的薪资怎么样发放
1.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中止工作同意医疗,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状况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确认同延长不超12个月。工伤认定下来前也属停工留薪期,单位要按正常出勤薪资标准支付包括基本薪资、奖金、津贴等在内的薪资。
2.若单位拒绝支付或支付不足,职员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借用行政力量督促单位支付。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权益。
2、工伤认定前薪资发放不符合规定该咋办
若工伤认定前薪资发放不符合规定,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第一,与用人单位交流协商,明确指出薪资发放与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不符之处,需要其依法足额发放薪资。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薪资支付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也可采集薪资发放记录、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有关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伤需要中止工作同意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仲裁裁决生效后,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实行。
3、工伤认定前未发薪资能否通过法律追讨
工伤认定前未发薪资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追讨。
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薪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中止工作同意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若单位未发薪资,职工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单位限时支付。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置劳动争议的法定前置程序。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时应该注意采集劳动合同、薪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以证明劳动关系和薪资状况。
当探讨工伤认定下来前的薪资怎么样发放时,这一问题背后还关联着一些其他要紧方面。在工伤认按期间,除去薪资发放,职工还可能关心医疗成本的承担问题。通常来讲,在此期间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治疗成本,可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最后按规定处置。另外,若因工伤致使职工生活不可以自理需要护理,护理成本该怎么办也是职工常有些疑问。一般在停工留薪期内,护理由所在单位负责。假如你对工伤认定前薪资发放细节、医疗成本承担、护理成本等问题仍有疑惑,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