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申请工伤鉴别期限时多长时间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状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赞同,申请时限可以适合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所以,单位申请时限一般为30日,特殊可延长;个人申请时限为1年。
2、个人申请工伤鉴别超时限有什么法律后果
个人申请工伤鉴别超一年时限,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第一,没办法通过行政程序认定工伤。依据规定,职工个人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超期后社保行政部门一般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很难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未被认定为工伤,就没办法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相应赔偿,如医疗费、伤残津贴等。
不过,超期不意味着权益完全丧失。职工仍可通过民事诉讼,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向用人单位倡导权利,但需自行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且伤害与工作有关。除此之外,法院最后是不是支持诉求,要依据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判断。
3、个人申请工伤鉴别超时限会如何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个人应在1年内提出。若个人申请工伤鉴别超时限,将丧失通过行政程序认定工伤的权利,没办法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赔偿。
不过,并不是没办法获得救济。超时限不影响其通过民事诉讼渠道向用人单位倡导赔偿。此时需按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处置,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和相应赔偿标准。但要承担较重的举证责任,证明伤害与工作有关及单位存在过错等。所以,发生工伤后应尽快申请认定,维护自己权益。
当探讨个人申请工伤鉴别期限时多长时间时,除去明确申请的时间限制,还有一些与之紧密有关的问题值得关注。譬如,若超出了规定的个人申请工伤鉴别的期限,是不是就没办法再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了呢?其实,在某些特殊状况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仍大概争取到权益。另外,工伤鉴别结果出来后,赔偿的步骤和标准也是大伙关心的重点。赔偿金额会依据工伤的紧急程度、个人薪资水平等原因来确定。假如你对个人申请工伤鉴别期限、超期处置与赔偿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解决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