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管、核心技术职员跳槽到对手公司或自己开相同种类公司,是大多数公司都不想见到的事情,所以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会需要职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尽量限制职员从事相同种类型行业。同时,一旦出现职员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状况时,公司也可与时作出相应的处置。
在实践中,职员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处置:
1、根据协议约定,需要职员支付相应的违约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根据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也就是说,当双方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违约金的,公司就能根据约定,需要职员支付违约金。
2、依法需要职员,赔偿公司实质损失。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导致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双方没约定违约金或公司觉得违约金过低的,可以需要职员根据实质损失予以赔偿。只不过公司提出此项赔偿时,还应该提供证明证实自己损失的金额,不然职员可以不赔偿或适合赔偿部分成本。
3、公司在需要职员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时,可同时需要职员停止违约行为,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
4、当公司与职员协商不成时,公司可以采集证据资料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职员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同时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
应该注意的是,不管对公司还是对职员而言,都要了解竞业限制是条件的:
1、竞业限制的职员限于企业的高级管理职员、高级技术职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职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3、竞业限制的期限,不能超越二年。
4、职员辞职后,因企业的缘由致使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需要法院解除敬业限制协议,或需要公司补发即赔偿损失。
因此,公司第一需要确定职员是不是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才能依据实质状况作出处置决定。如果有需要的,你可以点击“找个律师”向专业公司法律师免费咨询,尽快妥善处置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