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为保护出口商的利益,政府会进行一些补贴政策。但有的补贴还是会损害进口国的利益,所以进口国就会进行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调查的目的是确认相同商品的产业是不是因补贴遭到损害,而损害的依据需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
1、受补贴商品的进口量及补贴商品对国内相同商品的价格影响;
2、是受补贴商品进口对国内相同种类商品的生产者的后续冲击。
在确定损害之后,你目前被反补贴调查,可以看看这中间到底要走什么步骤:
1、提出书面请求,受补贴影响的产业或产业代表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起补贴调查的书面请求。
2、立案,反补贴调查机关可以应产业代表提出的书面请求或基于自己学会的证据立案。
3、磋商,在发动调查以前,调查机关要邀请其商品涉及到的成员方参加磋商以澄清补贴事实,并达成各方所能同意的解决方法。
4、调查,一旦调查机关认定有关证据足以发起调查,调查即可进行。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补贴和损害的存在,并确定数目和损害的数额。
5、反补贴税的征收,若调查机关确认存在补贴、符合相当数目需要,并对本国产业导致损害,则进口国当局有权决定是不是及按何数额征收反补贴税。
6、临时手段,从被调查发起日满60天后,调查当局初步确认存在补贴并且受补贴商品对国内产业已导致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为预防在调查期间继续导致损害而有必要采取临时手段,征收反补贴税。
7、承诺,假如进口国政府同意出口方作出的下述承诺:
政府赞同取消或限制补贴或反补贴税;
出口商赞同修正其价格并使调查机关认可地觉得补贴所导致的损害性影响已经解除,则调查程序可以停止或终止,而不再采取临时手段或反补贴税。
最后,伴随进出口贸易量的加强,各国的利益纠纷也愈加多,但反补贴调查的专业性质较强,如果不了解如何确定损害,如何走好反补贴调查程序,建议最好找个专业律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