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全球化的年代,所以,在实质贸易中,有的国家为保护自己家里的商品,确保其可以在异国他乡存活,一般会给予肯定的补贴。不过,假如补贴过了,那样在给进口国产业导致影响了,可能还会被反补贴调查。
事实上,确定实质损害威胁,审察时不限于以下原因:
1、补贴的性质及可能对贸易导致的影响;
2、表明进口非常可能发生实质增长的补贴商品进口的大幅增长率;
3、表明进口非常可能发生实质增长的补贴进口商品生产者生产能力的增长。在使用这一指标时应考虑其他国家(区域)市场可能吸收的增加的出口量;
4、进口商品是不是正以将大幅压低或抑制国内相同种类商品价格的价格进口,并且将非常可能致使对进口商品需要的增加;
5、被调查商品的库存状况。
确定进行反补贴调查了的,反补贴调查主要要走下面几道程序:
1、在反补贴调查中,有关利益成员方和全部利益方以书面形式提出其觉得与调查有关的状况和建议,并尽快公告所有有利害关系的各当事者。
2、出口商、外国生产厂家或有利害关系的成员方在遭到问卷调查后的30天内予以回话,必要时可再延长30天。
3、在调查中,调查当局对是机密性质的资料、信息,如未经赞同,不能泄露。
4、在征得企业、当事成员方的赞同后,可到其他成员方境内进行调查。
5、在利益成员方或利益各方在适当的时间内拒绝同意或不提供必要的信息,或紧急妨碍调查,则一定的和否定的,初步和最后的裁决,可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作出。
6、在作出最后裁决以前,调查当局应就形成决定的要紧事实通告利益成员方和所有利益方,以使利益各方有足够时间维护其利益。
7、调查当局也对被调查商品的工业用户、买家组织提供机会,由其提供被调查商品的补贴、损害和因果资料。
8、在利益各方,特别是小公司遇见资料提供的困难时,调查当局要进行帮助。
最后,在实质中,由于反补贴调查专业性较强,而且又是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利益问题,所以,建议最好在必要的时候找个专业律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