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般金额在三千元及以上,诈骗会立案。
诈骗立案标准是:诈骗金额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是数额较大;诈骗金额为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是数额巨大;诈骗金额为五十万元以上的,是数额特别巨大。
怎么样认定诈骗?
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因为某种缘由,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话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可以偿还的,只须没非法占有些目的,也没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计划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2、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
对以代人购买紧缺产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用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应着重考察其真实目的、双方的关系、事情的起因、代办人的具体行为、拖欠的情节、后果等等,从而正确判断其是不是有非法占有些意图。如能明确想代人购物,因故未能买到挪用仍拟归还的,不可以以诈骗罪论处。假如以代购为名,行诈骗之实,骗取很多财物,大肆挥霍,根本无意归还,也无力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3、诈骗罪与筹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假如确实是筹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筹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达成其非法占有些目的,有本质不同。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诈骗罪由于涉及到金额大小不同,处罚结果会有非常大有什么区别。
诈骗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数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根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产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当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一同研究确定当地区实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