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审判决及二审期限,二审程序如何走
二审判决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按第二审程序审理后,就有关实体或程序问题所作的判决、裁定。二审期限一般为3个月,对于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状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对于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可以延长。
二审程序的走向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被害人不服判决向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第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然后,二审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最后,审理后对案件进行处置。这个过程涉及到从立案、开庭、证据交换、裁定或判决,再到告诉庭审察后直接进行裁决的整个步骤。
在民事诉讼中,二审审理期限一般为30天或3个月,但假如有特殊状况需要延长,这样的情况下,由本院院长批准。除此之外,对于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状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可以延长。
总结来讲,二审判决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的判决或裁定。二审期限一般为3个月,对于判决的上诉案件,而对于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且不可以延长。在二审程序中,涉及到的主要步骤包含立案、开庭、证据交换、裁定或判决,与告诉庭审察后直接进行裁决的整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