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拖欠薪资打了12333没反应如何解决
被拖欠薪资后,若拨打12333热线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劳动者不必过于担忧,仍有多种渠道可寻求帮助,具体如下:
1.劳动者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
这一过程中,需筹备好充分的证据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薪资条、考勤记录与同事证言等,这类证据或有助于仲裁委员会判断劳动关系是不是存在与薪资是不是被拖欠,进而依法作出裁决。
2.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携带有关证件和工作证明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以书面形式反映被拖欠薪资的状况。
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有权责令其限时支付薪资。
3.在用人单位承认拖欠薪资但拒绝支付的状况下,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法院经审察符合条件的,会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需要其在规按期限内支付薪资,若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实行。
2、拖欠薪资10天是不是算违法
法律快车提醒,拖欠薪资10天是不是构成违法行为,需依据具体状况来判断。
1.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薪资支付日期,且该约定符合法律法规,那样用人单位未根据约定日期支付薪资,拖欠10天即是违法行为。
2.依据国内《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薪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能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3.假如存在不可抗力等法定正当理由致使用人单位暂时没办法按时支付薪资,则不是违法行为。
比如,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致使企业生产经营遭受严重干扰,没办法按时发放薪资,但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企业准时补发薪资的,不构成违法。
因此,在判断拖欠薪资10天是不是违法时,需综合考虑劳动合同约定、法律法规与是不是存在法定正当理由等原因。
3、单位拖欠薪资职工怎么样索赔
当单位拖欠薪资时,职工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需要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1.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薪资的规范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薪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所指的月薪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薪资。
2.假如劳动者的月薪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规范将按职工月平均薪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低于十二年。
3.职工在需要经济补偿的同时,还可需要单位支付拖欠的薪资。若单位拒绝支付,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