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日常,常常发生人身损害、医疗事故、工伤事件,怎么样界定三者的性质、按程序确定赔偿数额是大家广大律师需要面对的法律问题。伴随国内立法的不断成熟、健全,三者的差别愈加明显,笔者依据国内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讲解的规定,对三者的范畴、赔偿原则、赔偿程序、赔偿项目、具体计算标准和相互竞合的赔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比较,以供大伙参考。
1、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
总则部分
1、赔偿当事人
赔偿权利人: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缘由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和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与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赔偿义务人:指因自己或别人的侵权行为与其他致害缘由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赔偿责任分担原则
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故意、过失的,可减轻或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二人直接一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二人间接结合侵权,应依据过失大小或缘由力比率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一同危险侵权,不可以确定实质侵权人的,应承担连带责任。但能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导致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一同侵权人的,法院应追加,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舍弃对部分一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一同侵权人对其舍弃者应承担的部分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很难确定的,推定为同等责任。法院应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3、赔偿事由
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别人损害,赔偿权利人可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因第三人侵权致害的,由其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可以预防或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将第三人列为一同被告,但第三人不可以确定的除外。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第三人导致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向第三人或雇主请求赔偿。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了解或应当了解同意发包或分包业务的雇主没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定作人对承揽人在完成工作活动中所导致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为别人免费帮工人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可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帮工人遭到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适合补偿。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可以确定或没赔偿能力的,可由被帮工人适合补偿。
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因维护、管理缺陷致人损害的;堆放物品滚落、滑落或堆放物倒塌致人损害的;树木倾倒、折断或果实坠落致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证明自己没过错的除外。
具体的赔偿范围及计算标准
1、仅受伤
医疗费:以实质发生为准,按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质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练习所必需的康复费、适合的整容费与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待实质发生后另行起诉。
护理费:依据护理职员的收入情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误工费:依据其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近日一天。
交通费:依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职员因就诊或转院治疗实质发生的成本计算。
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一般国家机关员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必要的营养费:依据伤残状况参照医疗机构的建议确定。
2、受伤致残的
残疾赔偿金:依据受害人伤残等级或丧失劳动力程度,按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60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降低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通用合理成本标准,特殊状况可参照残疾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建议。
被抚养生活活费:依据抚养人丧失劳动力程度,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为未成年的,计算至18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期限同上。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能超越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支出。
后续治疗费、护理费、康复费等。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能让与或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法承诺给予资金赔偿,或权利人已向法院起诉的除外。
3、导致死亡的
丧葬费: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标准,以6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补偿费:同残疾赔偿金。
与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合理成本。
2、关于医疗事故赔偿的有关规定
总则的规定
1、医疗事故的范畴: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职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导致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2、医疗鉴别的程序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需要处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医掌握鉴别;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由当事人一同委托。
进行鉴别的医掌握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公告双方提交材料,当事人双方自收到公告后十日内提交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掌握应在当事人双方提交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别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别书。
双方当事人应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工作的医掌握调查取证及提供有关材料,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
当事人自了解或应了解其身体健康遭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之日起十日内审察,作出是不是受理决定。对符合条件受理、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应作出受理决定5日内或有关材料交医掌握并公告当事人;不予受理的,书面公告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初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结论有异议的,当事人可在收到初次鉴别结论之日起15日内申请第三鉴别,卫生行政部门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级地方医掌握组织第三鉴别。
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置申请,又向法院起诉的,由法院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受理的,应终止处置。
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法院调解或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自协商解决、收到生效的调解书或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附具协议书、调解书或判决书。
医疗事故的赔偿
1、解决渠道:协商解决;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提起民事诉讼。
2、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
医疗费:按医疗事故治疗的医疗成本计算,不包含原发病医疗成本。结案后的后续治疗费按基本医疗成本支付。
误工费:病人有固定收入的,按本人因误工降低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薪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薪资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一般国家机关员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陪护费:病人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职工年平均薪资计算。
残疾生活补助费:依据伤残等级,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日起最长赔偿30年;但,60周岁以上的,低于15年;70周岁以上的,低于5年。
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普及型器具的成本计算。
丧葬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被扶养生活活费:以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质扶养且没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其户籍地或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低于15年;70周岁以上的,低于5年。
交通费:按病人实质需要的交通成本计算,凭据支付。
住宿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员工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精神损害抚慰金: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导致病人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低于6年;导致病人残疾的,赔偿年限低于3年。
除此之外,还包含参加医疗事故处置的病人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计算成本的人数低于2人。
3、工伤保险赔偿
总则的规定
1、中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2、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职业病防治法规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单位应自发生或诊断之日30日内,向统筹区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状况可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觉得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觉得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在工伤认定之日十日内书面公告。
程序
1、第一进行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视同为工伤;不是工伤;不视同工伤。
2、劳动能力鉴别:是上述、范筹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别。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可以自理、生活大多数不可以自理和生活部分不可以自理。
3、申请鉴别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作出的鉴别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别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提出第三鉴别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别为最后结论。
4、自劳动能力鉴别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觉得伤残状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别。
工伤保险待遇
1、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赞同,工伤职工到统筹区域以外就诊的,所需交通费、食宿成本由所在单位按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职工同意工伤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低于12个月。伤情紧急或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合延长,但延长不能超越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在停工留薪期的护理费由所在单位负责。
3、护理费:生活完全不可以自理,按统筹区域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50计算;
生活大多数不可以自理,按40计算;
生活部分不可以自理,按统30计算。
4、职工因工致残被定为一至四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职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a、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薪资;b、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薪资;c、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薪资;d、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薪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a、一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90;b、二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85;c、三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80;d、四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75;伤残津贴实质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别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保费。
5、因工致残被鉴别为5、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按排适合工作。很难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为70,六级为60,并由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其缴纳应交的各项社会保险。伤残津贴实质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6、因工致残被鉴别为七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7、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规定可享受如下待遇: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内的统筹区域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薪资的肯定比率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首要条件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a、配偶每月40;b、其他亲属每月30;c、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个人每月在上述标准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薪资。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48—60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
8、职工因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照发薪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薪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的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预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被法院宣告死亡的,按7条的规定处置。
9、职工被借调期间遭到工伤事故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约定补偿方法;职工被派谴出境工作,依前往国家或区域的法律应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暂停;不可以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暂停。
湖北的有关规定
1、湖北的规定还包含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费、康复性治疗费、工伤认定调查费、工伤预防费、工伤劳动能力鉴别费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其他成本。
2、伤保险待遇的以下项目由用人单位支付:
受伤职工停工留薪期薪资福利待遇;
受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护理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
受伤职工外地就诊交通、食宿费;
五至六级伤残职工伤残津贴;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3、鉴别为五至十级伤残的,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或由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
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上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业补助金全额支付;
不足五年、四年以上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全额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按80支付;
依次类推,据法定退休年龄相差年数每降低一年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
距法定年龄不足一年的按10支付。
4、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职员,本人自愿,可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抚恤金,计算时间为:
其配偶和爸爸妈妈一次性计算到70周岁,最低不少于5年,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
其子女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一次性领取10年以下的,按规定标准的100记发,一次性领取10年以上的,按规定标准的80记发。需要按期领取的,用人单位可按前述标准计算后一次性拨付经办机构,由经办机构继续发放。
4、相互竞合的赔偿
在人身损害、医疗事故、工伤事件中,医疗事故广义上来讲也应是一种特殊的人身损害,现在国务院为此拟定了《医疗事故处置条例》,专门确定了医疗事故的赔偿程序、标准和计算办法,所以一般情况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不再适用人身损害的赔偿程序和计算办法。其次,医疗事故与工伤事件在日常没有竞合,所以笔者主要谈谈人身损害与工伤事件的竞合赔偿问题。
1、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导致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赔偿:受害者既能够享受工伤保险赔偿,同时有权需要第三人承担人身伤害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杨*伟诉宝二十冶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就是非常不错的实例。
2、因为道路、航运、航空、铁路等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或者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时所发生的工伤:应按人身伤害进行赔偿,获得的伤害赔偿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可依据参见工伤保险状况,由经办机构或所在单位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