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的判刑标准是偷税漏税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偷税漏税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不真实申报、抵扣不真实进项、隐瞒收入、逃避纳税等方法,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减少甚至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对于偷税漏税行为,国内税收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手段,包含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纳税人犯偷税漏税罪,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30以上的,那样将判处3-7年的有期徒刑,处罚金。
1、经济责任
1、补税:纳税人需要根据实质应纳税额补交税款。
2、滞纳金:纳税人未根据规按期限缴纳税款,需要根据滞纳金利率支付滞纳金。滞纳金利率一般为每天万分之五。
3、罚款:依据偷税数额及占应纳税额的比率,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处以偷税额 5 倍以下的罚款。具体标准如下:
偷税数额不满 1 万元或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不到 10% 的,可以处以偷税额 5 倍以下的罚款。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 10% 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 1 万元以上的,可以处以偷税额 5 倍以下的罚款。
2、行政责任
1、税收保全手段: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手段,包含查封、扣押、冻结纳税人的财产,以保障税款的追缴。
2、强制实行:税务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对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进行强制实行。
3、吊销营业执照:对于偷税漏税行为紧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提请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3、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使用虚构扣除、抵扣不真实进项、隐瞒收入等方法,进行不真实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10% 以上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30% 以上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单位犯罪,刑法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根据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具体判刑标准
1、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 10% 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 1 万元以上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 30% 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 10 万元以上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会依据具体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进行处罚。纳税人在接到税务机关的公告后,应当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补交税款、缴纳罚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方法进行不真实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