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是婚姻家庭关系中尤为重要的问题,也是涉及范围较广的定义。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主要包含夫妻一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夫妻约定财产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同财产分割、离婚时夫妻一同财产处置等内容。
网友咨询:
夫妻双方怎么样约定婚内获得的财产归属才具备法律效力?
律师解答: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之间以契约方法,约定结婚以前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怎么样处置的一种规范。夫妻之间可以约定结婚以后所得归各自所有。定财产制优先于法定财产制,在约定不违法时,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按法定。
夫妻之间若实行约定财产制时,应使用书面形式。若以口头形式作出约定,双方一旦发生纠纷很难举证证明。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没有一方被欺诈、被胁迫的状况;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原则。婚内财产约定不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夫妻对财产进行了约定,在考虑保护夫妻财产权的同时,也要保障第三人的利益。譬如第三人与夫妻中的一方向第三人借贷时,若该第三人不了解夫妻之间为约定财产制,则夫妻双方均应当承担对该善意第三人的还款责任。
律师补充:
夫妻之间如无特别约定,适用夫妻一同财产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假如夫妻双方只是对某些特定财产进行划分,其余财产仍然适用一同财产制,则协议只将需要划分的财产单独列出即可,不需要对婚内的财产规范进行约定。
《中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与结婚以前财产归各自所有、一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一同所有。约定应当使用书面形式。没约定或者约定不清楚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与结婚以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备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了解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