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签协议不交保险应该找哪个
单位不签协议不交保险,劳动者第一应向用人单位提出需要,需要其签订劳动合同并补缴社会保险。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律义务。若用人单位拒绝或置之不理,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1.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其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置。
2.劳动者还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是劳动者我们的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劳动者遇见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时,工会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甚至代表劳动者向有关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
2、单位不签协议应怎么样维权?
当面对单位不签协议的状况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维权:
1.采集证据:劳动者应采集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薪资条等。这类证据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将起到重点用途。
2.与用人单位协商:在采集到足够证据后,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需要其签订劳动合同。协商过程中,劳动者应维持冷静、理性,防止情绪化或采取过激行为。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投诉材料,请求其进行调查和处置。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据事实状况,对用人单位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4.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监察部门处置无果或劳动者对处置结果不认可的状况下,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对双方的争议进行裁决。
没劳动合同能否需要社保?
没劳动合同,劳动者仍然可以需要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概念务,与是不是签订劳动合同无关。
1.国家打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险等社会保险规范,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状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无论劳动者是不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只须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都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因此,找法网提醒,即便没劳动合同,劳动者也有权需要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若用人单位拒绝缴纳,劳动者可以通过上述提到的协商、投诉、劳动仲裁等渠道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