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约金约定为合同款的20%是不是过高
违约金约定为合同款的20%是不是过高,重点在于这一比率是不是超出了守约方的实质损失范围,具体如下:
1.假如这20%的违约金恰好反映了守约方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实质损失,包含直接损失和履行利益损失,那样如此的约定是合法的。
2.若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越导致损失的百分之三十,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导致的损失”,此时,违约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合降低。
因此,在合同款的基础上约定20%的违约金,若未超出守约方的实质损失30%,则不被视为过高。
2、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关于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1.法定违约金。这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数额、固定比率,或者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商定。
若当事人未具体商定或商定无效,则违约方应按法定违约金支付。法定违约金不能由当事人协商改变,且不管当事人是不是将法定违约金条约写入合同,违约方都应支付。
2.约定违约金。这是指数额和支付条件都是由当事人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在国内现行法律规定中,约定违约金主要有两种状况:
法律、法规对违约金未作具体规定,完全允许当事人约定;
法律、法规虽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比率或幅度,但又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规定当事人的约定优于法定的违约金。
3.混合违约金。这是指法律规定了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当事人在该幅度内商定具体比率或幅度的违约金。混合违约金是法定和约定相结合的违约金。
3、怎么样处置违约金纠纷
1.处置违约金纠纷时,双方应依据合同中的违约金条约进行协商。若合同中有明确的违约金约定,且该约定未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则双方应按约定实行。
2.若合同中没明确的违约金约定,或约定不清楚,双方应依据实质损失进行协商。协商时,应充分考虑违约方的过错程度、合同的履行状况、预期利益等原因,以达成公平适当的解决方法。
3.若协商无果,受损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违约金纠纷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