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债权人最为烦恼的事情之一便是拿到生效判决后,被实行人无财产可供实行。当被实行人是公司主体时,什么情形可以申请追加公司股东为被实行人?本文就可申请追加公司股东为被实行人的几种情形及有关法律依据进行简单剖析,以期对大伙有所帮助。
01、申请实行
以民事诉讼中的资金债务为例。在民事判决书、调解书或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生效后,被实行人没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履行给付义务,申请人可在法律文书生效后的两年内向一审法院申请实行。法院收到申请人的实行申请书后,将立案实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与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实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实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实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实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实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实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实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实行时效的暂停、中断,适使用方法律有关诉讼时效暂停、中断的规定。
02、什么是终本裁定?
实行过程中,法院向被实行人发出实行公告,责令其报告财产,如被实行人因此主动履行了给付义务,也就没有众人所说的“实行难”问题。海量很难实行的案件,大多数或是被实行人逃避实行转移财产,或是被实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实行或发现的被实行人财产没办法处置。
当实行部门穷尽财产调查手段,包含通过互联网实行查控系统对被实行人的存款、汽车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不动产、有价证券等财产状况进行查看等,未发现被实行人有可供实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可以处置的,人民法院在依法向被实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实行人纳入失信被实行人名单后,法院没办法推进进一步实行,因此本案将终结本次实行程序,也就是常说的“实行终本”。
终结本次实行后五年内,实行法院每半年会通过互联网实行查控系统查看一次被实行人的财产,如法院查控时发现被实行人有财产可供实行,或申请人经调查发现被实行人可供实行的财产线索,则申请人可向实行法院申请恢复实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实行程序的规定(试行)》
第一条 人民法院终结本次实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向被实行人发出实行公告、责令被实行人报告财产;
(二)已向被实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实行人纳入失信被实行人名单;
(三)已穷尽财产调查手段,未发现被实行人有可供实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可以处置;
(四)自实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越三个月;
(五)被实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实行人或者别的人妨害实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手段,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
第九条 终结本次实行程序后,申请实行人发现被实行人有可供实行财产的,可以向实行法院申请恢复实行。申请恢复实行不受申请实行时效期间的限制。实行法院核查属实的,应当恢复实行。
终结本次实行程序后的五年内,实行法院应当每六个月通过互联网实行查控系统查看一次被实行人的财产,并将查看结果告知申请实行人。符合恢复实行条件的,实行法院应当准时恢复实行。
03、为什么要申请追加股东为被实行人?
公司作为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故而,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向公司追索债权时,是没办法直接向股东追偿的。但对于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从而逃避债务、紧急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公司股东,债权人也可依法追究该股东责任。因此,当公司作为被实行人的时候,如公司财产不足以用于偿还债务时,可以考虑扩大追溯的主体范围,将企业的股东、投资人追加为被实行人,增大追回债权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企业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紧急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04、什么情形可以追加公司股东为被实行人?
法院审察追加被实行人的事由时,严格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以下简称《变更、追加规定》),只有符合该规定的情形,才会裁定予以追加。当公司作为被实行人时,只有当其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时,才能追加股东为被实行人。如公司或者被申请追加的公司股东提供充分证据,证实公司确有财产可供实行的,法院将裁定不予追加该股东为被实行人。
依据《变更、追加规定》,可以申请追加公司股东为被实行人情形总结为以下十种:
0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个人独资企业完全遭到投资人的掌控,其财产不具备独立性,且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作为被实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可以清偿债务时,可申请直接追加投资人为被实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可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其出资人为被实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作为被实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实行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
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为被实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实行该字号经营者的财产。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根据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02、合伙企业的合作伙伴
有限合伙只有普通合作伙伴才承担连带责任,而一般合伙全体合作伙伴需要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限合作伙伴仅需在认缴的出资范围内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作为被实行人的合伙企业,可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作伙伴为被实行人,有限合作伙伴出资未到位的,可追加有限合作伙伴为被实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四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合伙企业,不可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作伙伴为被实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作为被实行人的有限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有限合作伙伴为被实行人,在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03、法人分支机构的法人
法人的分支机构虽然能有以我们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但事实上是基于法人的概括性授权,其并不具备法人资格,是法人的组织部分,当法人分支机构作为被实行人,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可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实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五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分支机构,不可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实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法人直接管理的责任财产仍不可以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实行该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直接管理的责任财产不可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实行该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十四条第二款 法人的分支机构可以我们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其后果则由法人承担。
04、出资不实、抽逃出资的股东
股东抽逃出资、不真实出资其实质是未履行出资义务,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出资义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理应在抽逃出资额范围内对公司所欠债务担法律责任。当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的财产已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可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出资不实的股东、出资人为被实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八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实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紧急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05、未履行出资义务即出售公司股权的股东
现在在司法实践中,并不是所有出售股权的股东均可追加为被实行人,如股东出资到期但未出资即出售股权的,需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如出资未到期,但公司债务已存在,股东为逃避债务而出售股权的,依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上述状况下,原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即出售股权的,可申请追加原股东作为被实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九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实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06、一人公司的股东
因一人公司与股东之间极可能存在财务混同,因此可申请追加该股东为被实行人。当一人公司作为被实行人时,股东若要免责,需要证明股东与企业的财产相互独立,即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一人公司均依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然人民法院仍会判决一人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的清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可以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我们的财产,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实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六十二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六十三条一人有限责任企业的股东不可以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我们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07、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的公司股东
公司股东是企业的清算义务人,当公司作为被实行人时,已明显存在债务,股东如需注销公司,需对公司债务进行清算,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的行为损害公司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可申请变更、追加清算义务人(有限责任企业的股东、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控股股东等)为被实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被实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致使公司没办法进行清算,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企业的股东、股份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为被实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企业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职员组成。
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公告债权人,并于六10日内在报纸上通知。债权人应当自接到公告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公告书的自通知之日起四1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第十一条 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公告全体已知债权人,并依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通知。清算组未根据前款规定履行公告和通知义务,致使债权人未准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倡导清算组成员对因此导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08、免费受让公司财产的股东
在被实行人出现解散事由的状况下,免费划拨被实行人财产的行为显然减损公司资产,损害公司债权人的权益,股东免费受让财产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出现解散事由后,债权人发现被实行人的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免费同意被实行人财产的,均可申请追加受叫人作为被实行人,在其受让财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被注销或出现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撤销、被责令关闭、歇业等解散事由后,其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免费同意其财产,导致该被实行人无遗留财产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为被实行人,在同意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09、注销登记时对公司债务担保的第三人
在企业注销的过程中,登记机关总是需要第三人作出担保,当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追加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书面承诺对被实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第三人为被实行人。但浅易注销规范推行后,这种第三人担保的情形将不再出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第三人书面承诺对被实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第三人为被实行人,在承诺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0、未届出资期限、尚未足额出资的公司股东
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正常状况下,债权人以公司不可以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可以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但以下情形除外:
(1)公司作为被实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实行手段无财产可供实行,已拥有破产缘由,但不申请破产的;
(2)在公司债务产生后,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或以其他方法延长股东出资期限的。
因此,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公司作为被实行人,如穷尽实行手段公司仍无财产可供实行,说明公司已拥有《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破产事由,即便不申请公司破产,股东也不可以再以其认缴出资的期限利益对抗实行,其出资义务应加速到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实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七条 作为被实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实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实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
第二条第一款企业法人不可以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少清偿能力的,根据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实行难”是海量民事实行案件中面临的一同难点,很多公司实行案也面临着无财产可供实行的僵局,变更、追加股东为被实行人是打破公司实行僵局的要紧方法之一。如实行过程中,遇见公司无财产可供实行的状况时,可以着眼于公司股东出资是不是到位,股东与公司财产是不是混同等状况,擅用《变更、追加规定》,追加股东为被实行人,扩大追溯主体的范围,增加追回债权的可能性,使生效判决得以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