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可以拿到平常薪资的三倍薪资,所以不少人为了可以得到这个福利,都会选择在法定节日进行加班,其实国内法律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加班薪资是有有关规定的。那样劳动法节假日加班薪资规定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记者为大伙详细解答。
劳动法节假日加班薪资
休息日安排工作按同等时间补休。
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7]271号)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第一安排补休,不可以补休时,则应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二百的薪资报酬。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
应按小时支付加班薪资或者补休。
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劳动部《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4小时的,应按高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小时薪资标准150%支付薪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加班4小时的,应按同等时间安排补休,不可以补休的按高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小时薪资标准200%支付薪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4小时的,应按高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小时薪资标准300%支付薪资报酬。
《劳动法》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能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薪资的薪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期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薪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可以安排补休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二百的薪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三百的薪资报酬。
职员在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补休还是发放加班薪资?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实行〈中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建议》第七十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不可以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薪资报酬。
国家《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可以安排补休的,根据高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薪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薪资。
原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第四条规定,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第一安排补休,不可以补休时,则应支付高于薪资的200%的薪资报酬。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
所以,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其待遇有两种选择:一是安排补休;二是支付高于薪资200%的加班薪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企业可以第一安排补休。在双休日没办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加班薪资。当企业可以安排职工补休时,职工应当补休。
这既是保护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又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也使职工准时恢复体力投入新的工作,有益于安全生产。而平常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只能支付法律规定的加班薪资,不可以以安排补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薪资。
中秋节不可用补休替代加班费
加班是指公司因为生产经营的需要,安排职员延长工作时间或在节假日或休息日从事工作。公司支付加班薪资的首要条件是“公司依据实质需要安排职员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职员自愿加班的,公司依据以上规定可以不支付加班薪资。
所以节假日工作,只须有证据证明是工时外的工作,就能认定为加班,公司也就需要依据有关的规定,安排补休,支付加班费。但补休只不过公司为了保证职员有足够休息的义务行为,只可视为公司福利,国内法律也有明确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不可以以安排补休为由拒付加班薪资,单位需要根据日薪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薪资
1.《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期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薪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三百的薪资报酬。
2.《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实行劳动定额标准,不能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3.《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4.《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可以安排补休的,支付高于薪资200%的薪资报酬。这样来看,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企业可以第一安排补休。在没办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高于薪资200%的加班费。休息日一般是指双休日。当企业可以安排职工补休时,职工应当服从。这既保护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又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也使职工准时恢复体力投入新的工作,有益于安全生产。法定节假日加班,不可以以安排补休为由拒付加班薪资,单位需要根据日薪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薪资。
以上就是2020年劳动法节假日加班薪资怎么样规定的有关回答,劳动法节假日加班薪资是平常的薪资标准的三倍,这个是国内合同法明文规定的,所以当然是有法律效力的,不只法定节假日加班有三倍的薪资,普通的双休日假如加班的话也是有两倍的薪资补偿的。假如存在有单位不给加班费的,就能借助法律常识保护我们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