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31、34条规定:仲裁庭处置劳动争议结案时,应填写《仲裁结案审批表》报仲裁委员会主任审批。仲裁委员会主任觉得有必要,也可提交仲裁委员会审批。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置的,应提交本仲裁委员会决定。决定重新处置的争议,由仲裁委员会决定终止原裁决的实行。仲裁决定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补充内容:仲裁监督
1、仲裁监督的定义
仲裁监督,即对仲裁推行监督,它不只包含对仲裁的审察和控制,还包含对仲裁的支持与帮助。在限制中有支持,在帮助时有审察,两者融合在一块,有时是在同一过程,同一行为中完成。对仲裁公正的监督就是对仲裁最大的支持,对仲裁最大的支持就是对仲裁公正的监督。
2、仲裁监督的形式、内容及特征
仲裁监督有三种形式,即内部监督、行业监督和司法监督。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仲裁委员会对于仲裁的监督。这种监督主要表目前仲栽程序进行过程中的监督。如:仲裁员有法定回避情形的,仲裁委员会主任或仲裁委员会集体可以决定令其回避;仲裁委员会有权力将违反规定情节紧急的仲裁员除名;⑷仲裁庭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仲裁委员会决定是不是予以延长;仲裁员应在签署裁决前将裁决书草案提交仲裁委员会,在不影响仲裁员独立裁决的状况下,仲裁委员会可以就裁决书的形式问题提请仲裁员注意。
内部监督是自己的监督,准时并直接影响着仲裁活动的进程,具备积极性、预防性和直接性等特征。
行业监督
行业监督是指中国仲裁协会对于仲裁的监督。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依法拟定仲裁规则,并依据章程对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职员、仲裁员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⑹现在,尚未成立中国仲裁协会,暂无行业监督之实。
行业监督是自律性监督,这种监督具备协调性、指导性和程序性等特征。
司法监督
司法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对于仲裁的监督。人民法院对仲裁的监督主如果以裁定的形式。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仲裁协议效力之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据此作出的裁定包含仲裁协议有效和无效两种。
2、仲裁保全之裁定
仲裁保全分为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缘由,可能使裁决不可以实行或者很难实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此作出是不是保全之裁定。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将来很难获得的状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人民法院,⑽人民法院对此作出是不是保全的裁定。
3、仲裁裁决之裁定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在法按期限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人民法院对此可以作出驳回撤销裁决申请、暂停撤销程序、恢复撤销程序及撤销裁决的裁定。
4、仲裁实行之裁定
仲裁裁决作出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实行,人民法院对此可以作出实行、不予实行、暂停实行、恢复实行及终结实行的裁定。
文书推荐:申请劳动仲裁范本2024年最新深圳劳动合同范文劳动合同范文(通用版)劳动合同 范文专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