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剖析:
当事人被取保候审后的限制有:未经实行机关批准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法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实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准时到案等。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取保候审有关规定,同意实行机关监督管理,配合实行机关按期知道有关状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实行机关批准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法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实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准时到案;
(四)不能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律师提示:
以上对“取保候审后的限制”的问题解答仅供参考。未面议及查询证据材料,律师回答可能存在差异,建议点击页面咨询按钮,与律图专业律师团队获得联系,大家可1对1为你定制解决方法。
有关补充1:
取保候审是立案吗
取保候审是立案。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与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根据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察后,觉得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它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有关补充2:
被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被批捕后能取保候审,但需要满足其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紧急疾病、生活不可以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