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律商网

律商网

律商网 > 律师入门 >

微信借钱,“电子借条”管不管用?

www.fuzkw.com 2025-04-26 债权债务

案情介绍:

原告张某与被告台某是朋友关系。
2020年12月,台某以公司资金不足为由向张某借款5000元,口头承诺一周内还款;2021年1月,台某第三以运营为由向张某借款5000元,并口头承诺一个月内还款。因为是朋友关系,当时双方没签订借款协议,只有聊天和转账记录。随后半年时间里,台某陆续向张某偿还了7000元欠款,剩余3000元却以各种理由拖延。

2021年7月,在张某的需要下,台某用“腾讯电子签”的“小借条”功能,向张某开具了一份电子借条,对双方身份信息、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法和管辖法院均予以明确。
2022年1月,在张某的多次催要下,台某仍然拒不还款。张某无奈诉至合肥蜀山区法院,提交了电子借条、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法院适用浅易程序进行审理。承方法官在审理中,对微信“电子借条”这种新型证据进行了详细研究,觉得张某、台某用“腾讯电子签”开具的电子借条,系经过人脸核实确认身份真实后,再线上签署。同时,签署完成的借条也用了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其不可篡改,整个步骤符合《电子签名法》《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的需要,具备法律效力,而且张某提供的转账凭证、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也佐证了双方借款关系,故判令支持了张某需要台某还款的诉讼请求。

案情剖析:

近年来,愈加多的借贷关系发生在微信等聊天软件上,致使后期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没办法提供重点证据,仅有一些微信聊天记录,有时甚至没办法证明微信聊天对象的身份,给当事人维护自己权益和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带来非常大障碍。《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使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邮件等方法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电子签名法》第三条也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用或者不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能仅由于其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前款规定不适用下列文书:(一)涉及婚姻、收留、继承等人身关系的;(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故而,合同形式合法、签署步骤严谨的电子合同,符合法定形式,同样具备法律效力。假如当事人在签订纸质合同、出具书面借条存在障碍的状况下,用类似的电子借条功能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民法典

Tags: 债权债务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