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工同酬?同工同酬的情形有什么?应拥有哪些条件?同工同酬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大伙一般总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即做同一个工作获得的报酬应该是一样的,这一个定义在私营企业中应该没太大的争议,对于一些单位还是存在此现象的。
1、什么是同工同酬?
公务员受《公务员法》调节,事业编受《事业单位在编职员管理条例》调节,劳动合同职员(合同制职员与劳务派遣职员)受《劳动法》调节,在编职员与合同制职员是不同法律体系调整的对象,同一个法律体系下才能同工同酬,也就是说《劳动法》需要的与正式职员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制职员与劳动派遣职员的同工同酬。《劳动法》的首要条件是劳动合同,只须签订劳动合同的才遵循这个法律,公务员不签协议,事业单位签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更不是一个体系的。《劳动法》只不过调整编制外的职员,其针对合同制职员与临时职员、劳务派遣职员之间的待遇问题。而在编职员并不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其只针对事业单位中的合同制职员与临时工之间的待遇差别。
2、同工同酬有什么状况?
(1)男女同工同酬。
在劳动报酬分配上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而且很难根除;
(2)不同种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
直到今天天,某些国家和区域也还存在这种分配歧视。国内自解放以来,基本消除去这种歧视现象;
(3)区域、行业、部门间的同工同酬。
因为各地的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差异非常大,每个行业、部门的特征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存在着区域、行业、部门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4)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
这是同工同酬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同一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获得相同劳动营业额的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
(5)在管制中的犯罪分子的同工同酬。
国内刑法第39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3、同工同酬拥有的条件
(1)是劳动者的工作职位、工作内容相同;
(2)是在相同的工作职位上付出了与其他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
(3)是同样的工作量获得了相同的工作营业额。
4、同工同酬的情形有什么呢?
《中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薪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中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相同种类职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方法。
用工单位无相同种类职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职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所谓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获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但此处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的“同工同酬”一般只不过认定同等职位、相同工作内容应该获得同等标准的报酬,但薪酬可以在合理区间内有所变动,由于不同职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会有差别。
以上是“什么是同工同酬?同工同酬的情形有什么?应拥有哪些条件?”的有关信息,想知道更多有关常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劳动人事法律专题栏目,假如你有法律问题可以上好律师网在线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