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薪资如何计算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薪资计算方法并不是简单地将月薪资翻倍,具体如下:
1.事实上,双倍薪资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薪资的双倍,但已发放的薪资部分应予以扣除。
2.具体计算时,应根据劳动者实质领取的薪资数额为基础,再需要支付另一倍的薪资。
比如,假如劳动者某月实发薪资为5000元,那样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5000元作为双倍薪资的补偿。
2、双倍薪资适用范围及概念
法律快车提醒,双倍薪资的适用范围在《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
1.该法适用于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打造的劳动关系。同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打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受该法调整。
2.关于劳动合同的概念,它是指拥有劳动合同主要法律特征的协议,可以认定双方打造了劳动关系。
3.在实践中,一些单位或许会将备忘录、证明、入职请柬等文件当作劳动合同来处置,以避免法律责任。
这类文件总是缺少劳动合同的重点要点,如工作内容、工作地址、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因此不可以被视为有效的劳动合同。
3、双倍薪资支持时间准时效
1.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越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薪资。
2.在实践中,对于双倍薪资的支持时间,不同区域的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可能存在差异。以北京为例,仲裁委员会一般只支持11个月的双倍薪资赔偿。
3.对于超越11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状况,劳动者仍可以通过法律方法进行维权,如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按期限劳动合同为由,需要单位继续支付双倍薪资。
4.关于双倍薪资的时效问题,依据法律规定,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时间开始计算,时间为1年。假如在这段时间内未提起诉讼或仲裁,则可能因超越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因此,劳动者在维权时应特别注意时效的限制。